叶文华突然想到自己的时候买了缝纫机也不好拉回去。
他立刻将目光落到了院子里停着的那一辆解放牌货车上。
司机老刘还站在车门前。
正等着他们。
他眼睛一转,立刻有了主意。
叶文华看向张红梅。
“太谢谢你了,张姐,那你就把地址给我吧。”
张红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,撕下来了一张稿纸。
在上面写下一个地址,北大街胡同里195号,王涛。
写好之后,这才递给了叶文华。
“文华同志,这就是我表妹工作的那间供销社的地址,卖缝纫机的是她同事,我已经交代过了,你们到时候直接过去就行!”
既然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供销社,叶文华什么都不用担心了。
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直接在供销社里买齐。
另一边。
那些布什么的都已经装好了。
叶文华的二八大杠也已经搬上去了。
他坐在司机旁边。
王建国坐在后边的麻袋上。
兴奋的不得了。
随着一阵打火的声音,车启动了。
路上,叶文华拿出了那张稿纸。
“刘师傅,你看这个地方咱们顺路吗,我想买台缝纫机,能不能麻烦你一下,顺路装着帮我一起带回去?”
刘师傅也很热情。
“北大街啊,没多远,一脚油的功夫就到了!”
“走吧,咱们这就过去!”
很快。
货车就停在了供销社的门前。
到处都是青砖瓦房四合院的胡同。
中间有一间,门外挂着牌匾,写着北大街供销社。
叶文华让他们在门外等着,自己走了进去。
一进去。
熟悉又陌生的年代感气息扑面而来。
进门摆了几张木头包边的玻璃矮柜。
后面还摆着一列一列的木头货架。
里面站了几个售货员。
身上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。
头发高高的绾了起来,看上去很精神。
看到有人过来,立刻扬起了大大的笑脸。
“同志,买点什么?”
叶文华先是买了不少针线,随后又看向柜台里边放着的一排香烟。
指了指上面的牡丹牌香烟。
“再给我来两盒烟。”
他并不抽烟,但是出门办事,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讲究人情世故。
拿盒烟总是要方便很多的。
买好之后,他看向自己面前的那个售货员。
“同志我给你打听个人,王涛是你们供销社的吗?”
那两个女售货员互相看了一眼。
“没错,是我们这的,你找他啊?”
“稍等我们去给你叫他。”
很快,就有一个瘦高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人走了过来。
看到门口站着等他的叶文华还有些疑惑。
“同志你找我?”
叶文华立刻表明了来意。
他一听是来买缝纫机的。
很是高兴。
“缝纫机在我家呢,我家就在这后面的胡同里,同志你等我请个假,我这就带你去看。”
他交代完了之后。
立刻带着叶文华过去了。
绕过供销社,穿过两个胡同就到了他们家。
是大院里边的两间房。
这四合院果然也跟叶文华印象里的别无二致。
跨过门槛往里走。
是一堵照壁,上面画着五星红旗。
还有****标志。
这正象征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,也是他们这一个崭新时代的象征。
照过照壁里面空间豁然开朗,是一个很大的院子。
照壁的后面还种了一丛竹子。
绿油油的,很清翠。
叶文华跟在王涛的身后一起走过去。
王涛边走边说。
“同志,我这缝纫机几乎是全新的,你买到就是赚到,当初买来准备结婚用,可我那对象吹了。”
进了王涛家里。
里面的摆设简洁干净。
果然在沙发的另一边摆着一台缝纫机,上面还盖着一块白色的带花边的罩布。
他立刻走过去,来回检查了一下。
踏板一踩,缝纫机就响起来了轻快的声音。
这是当年在国内最流行的上海牌缝纫机。
在缝纫机看上去确实十足十的新。
不过叶文华也有些疑惑。
王涛迟早还要再结婚。
为什么不把这缝纫机留下来,难不成等以后还要再买一台吗?
“同志,这缝纫机确实不错,
第12章 买到就是赚到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